我校在全国计算机设计竞赛中再获新突破
2015年7月的最后一天,从成都(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赛场)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校信息与控制学院赵云鹏老师指导的图形图像设计作品“自强不息(3D)”(参赛学生:孙昊鹏、王唯、王博)与北京大学、华侨大学等8支代表队的作品获得该类别全国一等奖,这是我省在该类别获得的唯一一个一等奖,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该项赛事的全国一等奖。
截至目前,我校5支代表队分别参加了在成都的数字媒体设计类和长春的微课与课件两大赛场的比赛,在与强手如林的一本、二本高校的激烈角逐中,凭借雄厚的实力、积极的准备和稳定的发挥,获得1项全国一等奖、3项全国二等奖。另外还有在上海的软件应用与开发类、福州的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和杭州的软件服务外包类等比赛,我校还将有1支代表队在8月下旬参加杭州的比赛。
随着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我校对本科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视,我校各二级学院积极贯彻、深入践行“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的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培养“懂专业、技能强、会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纷纷出台了鼓励师生参加学生科技竞赛的奖励办法,提出了“科技成就梦想”的教育理念,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大创竞赛的牵引作用,积极组织并大力支持老师带领学生组建大学生课外创新团队,广泛开展课外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变少数人的专利为多数人的平台。
目前,“科技成就梦想”的教育理念已经开始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生根,通过计算机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机器人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广告艺术竞赛、测绘之星竞赛、市场调查与分析竞赛、网络商务创新应用竞赛、移动应用开发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动植物标本制作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已经牵引成立了酷睿精英、开拓者、转折点等近百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一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带动每届二分之一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来,利用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效地发挥了科技竞赛的牵引作用;积极开展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化”教学、CDIO项目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实现了“以做促学、以赛励学、学以致用”。同时增设“6+1”全程化职业素养课程体系,通过教学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与专业课教学有机融合,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有机融合,取得丰硕成果。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从整体上带动了学风的改善。
计算机设计竞赛也从仅有信息与控制学院一家参赛,扩展到了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等多方参与的综合赛事。7月24日辽宁省教育厅公布了2015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公司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获奖名单,本届竞赛分为软件应用与开发类、微课(课件制作)类、数字媒体设计类普通组、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电影、计算机音乐创作类、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类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类等九大类别,共有39所高校的965件作品报名参赛,经过专家网络评审共有287件作品入围现场决赛。经专家组现场评审、网上公示、教育厅同意,产生一等奖95项,我校获得其中的20项,占比五分之一,其中信息与控制学院15项、经济与管理学院4项、艺术与传媒学院1项。另外我校还获得二等奖22项,三等奖32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及获奖总数量,均位列全省参赛高校榜首。(文、图/刘平、林凯)
2015年(第8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全国一等奖获奖证书
全国一等奖获奖奖牌
全国一等奖颁奖典礼
